云南农业大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(开放注册)
搜索
查看: 405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:探秘显学之儒家孟子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20-2-5 16:14:2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玉溪教师招聘考试群:838723667
关注玉溪中公教育微信【yxzgjy】招考信息不漏看
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即将来临,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在为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做准备,在此玉溪中公教育给大家提供一些考试的相关知识,希望能帮大家掌握,同时也祝大家考试顺利。
孟子,名轲,字子舆,儒家先贤之一,与孔子并称为“孔孟”。
孟子在人性论上提倡“性善论”,认为人性本善,提出“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,我固有之”,所以孟子提出人有四个“善端”——仁义礼智,而这四种善端,即人的这些“良知”“良能”,是人所固有的,所以孟子认为,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善性,扩充人固有的善性而达到国家的治理。
通过对人进行教育,可以实现对人才的培养。那在孟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要对人施加什么样的影响呢?孟子说,教育的目的在于“明人伦”。所谓的“人伦”即“人道”,包括五对关系: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”孟子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实现“明人伦”从而来为政治服务,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“明人伦”。
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,通过组织什么样的经验能够实现教育目的,孟子对于教育内容的选取也是比较注重的。孟子尤为注重道德教育。孟子提出了“大丈夫”的理想人格,使得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。孟子在描述“大丈夫时”有这样的说法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”所以“大丈夫”既要有高尚的气节,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,即“浩然之气”。在此基础上,孟子认为只有通过人的内心修养才能成为“大丈夫”,具体实施包括:持志养气、动心忍性、存心养性以及反求诸己等。
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,更好地进行教学,扩充善性,孟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,也为后世广泛流传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(开放注册)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访问本页请
扫描左边二维码
         本网站声明
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,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!
站长联系QQ:7123767   myubbs.com
         站长微信:7123767
请扫描右边二维码
www.myubbs.com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云南农业大学论坛 ( 琼ICP备10001196号-2 )

GMT+8, 2024-5-2 22:08 , Processed in 0.043101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.3

© 2001-2013 大学排名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